什麽是labubu,看流量炒作的商業運作。

本站开启邀请码注册,最新邀请码获取: https://t.me/tearcc

算是頓悟了一下。反正我不會消費。

然後想了想理由。



1.年紀大了,該有的童年回憶都有了。沒有當下這些ip的情懷。

2.對於50-90后的人來說,不管銀髮還是青年人,雖然這幫人掌握社會財富的9成以上,但他們的消費是理性的。

3.圈子沉澱了,不像年輕人,圈子不穩定,這也玩,那也玩,所以幾乎沒有跟風的衝動。

4.對商業的模式太瞭解,比如這種炒作的東西,投資全在流量上,吸引年輕人,特別是下沉市場。



所以labubu我是不會買,醜不醜另説,但凡是情懷,5w-10w我都不覺得貴,但這東西其實是個攀比,比如你背了,我本來沒這需求的,跟風,所以我也想背一個。但這玩意又不同于奢侈品,有歷史沉澱,有敘事。這玩意幾乎都是突然出來的,百萬網紅和明星帶出來的。所以注定炒的越猛,摔得越慘。

什麽打造千萬市值,ceo自己都不信,一旦炒作開始,我就覺得,離他的周期就不遠了。很多潮玩的東西,生命周期不超過2年。labubu不可能成爲個例,也不可能成爲最後一個。



但由labubu,可以看出,這社會的消費主力軍,的確不是我們這群mjj了,玩雞薅羊毛的本質還是因爲價值消費的理性。

但labubu又不是情懷的東西。與深耕二次元幾十年,只要有喜歡的限量版,不問價格入的我來説,情懷是無價的,情緒價值是無法量化的。

所以ip換了一個又一個。但年輕人真的很好騙,主要還是這些人沒有内涵,還停留在外化的東西去區別自己與他人。但至少反labubu的人也是一樣的人群,因爲大家都背這玩意了,所以也就沒了特立獨行的標簽。年輕人很喜歡把自己標榜特殊。labubu全民化不太可能,但labubu大衆化后,labubu也就到頭了。和二次元這種正常發展的圈子不同,labubu沒有任何發展的基礎,本就是一個無緣無故出來的東西,儅被量化后,情緒價值就歸零了。



任何事情,炒作其實是雙刃劍,加速其擴張的同時,也加速了其滅亡。當然,labubu 的ceo是唯一的贏家。



以此類推,比如爽文,短劇等等,需要投流的這些低成本粗製濫造,其實只要流量到位,1千萬的預算9百萬流量,你一樣可以打造神一般的ip。關鍵你有幾個一千萬?
 
后退
顶部